一、依據教育部111年5月3日臺教授國字第1110057565號函辦理。
二、因應我國防疫進入以正常生活、積極防疫、穩健開放之「新臺灣模式」為原則,為強化民眾自主防疫、提升疫情調查效率及發掘可能風險個案,提供此款防疫 App相關宣導QRCODE(附件1)、常見問答集(附件2)、「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附件3)等資訊,以更便利、自主的防疫方式,降低疫情傳播。
三、有關「臺灣社交距離APP」詳細資訊請參見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R8bAd_yiVi22CIr73qM2yw)網址,並請持續依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最新公告及相關防疫措施辦理。
臺灣社交距離 App」常見問答集 疾病管制署 111年 4月 20日 第 5版
Q1. 什麼是 「臺灣社交距離 App」?
「臺灣社交距離App」是由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開發,為行政院及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合作的防疫 App,此款 App以保護隱私且尊重使用者意願為最高原則,無須註冊,也不會上傳任何個人
資料,其 建置目的 是為了讓 使用者即時掌握與確診者接觸情形降低疫情傳播。
Q2. 「臺灣社交距離 App」 的隱私權政策?
1. 本 App對隱私的保障優於歐盟的一般資料保護規範( GDPR)。
下載無須註冊及登錄資料,不會擷取使用者資訊,也無個人資料上傳。利用藍牙訊號強弱計算使用者之間的距離,並無追蹤使用者所在的位置資訊,亦非足跡追蹤。
2. 相關接觸資料僅儲存於個人手持裝置端 14天,政府和開發端均無資料庫儲存個資,用戶可隨時刪除 App,具備嚴密維護隱私機制。
Q3. 如何 下載 使用「臺灣社交距離 App」?
可於App Store及 Google Play搜尋後免費下載。開啟本 App後,按照指示啟動「接觸通知功能」設定即可,於關閉 App後仍可在背景持續運作,並正常執行;但未啟動「接觸通知功能」,則在背景持續運作,並正常執行;但未啟動「接觸通知功能」,則該該App無法正常執行。無法正常執行。
Q4. 下載「臺灣社交距離App」是否需要額外的花費?
本App為免費下載使用,不需額外花費、也不會向使用者收取為免費下載使用。
Q5. App軟體支援系統及安裝限制軟體支援系統?
1. iOS:支援:支援iPhone 6s、、6s Plus及其後型號(需更新至iOS 13.7以上)。
2. Android:支援:支援Android 6.0及其後型號。
Q6. 「臺灣社交距離App」」如何告警接觸情形?
1. 臺灣社交距離App可以利用科技協助記錄最近14天內的接觸天內的接觸史,民眾於外出活動時可能會接觸不特定風險人群,而這些接觸到的風險人群,如果有人後來確診COVID-19,,本App可輔助發掘可能的風險助於第一時間通知曾與確診者有接觸之人員,發掘可能的風險個案。
2. 本App是利用藍牙技術記錄接觸對象去識別化資料,該去識別化資料是由使用者手持裝置每15分鐘自動生成一個隨機的無法還原的雜湊不可回溯的(Hashed ID/隨機隨機ID),且每次的隨機ID皆不同,相關接觸資料僅儲存於個人手持裝置手持裝置端14天。
3. 當使用者接獲通知為確診當使用者接獲通知為確診者時,衛生單位將主動詢問其分享意願,並由使用者自主決定是否同意上傳,手持裝置內的隨機ID。
4. 符合告警條件(如在醫院內曾與確診者於2公尺內接觸公尺內接觸2分分鐘)的用戶手持裝置會出現會出現App告警畫面,並由用戶自主向向衛生單位通報。
Q7. 「臺灣社交距離社交距離App」紀錄資料為何?資料保存多久?
1. 手持裝置中紀錄資料為與其它開啟其它開啟「接觸通知功能接觸通知功能」的手持裝置彼此間的隨機ID。使用者無法查詢手持裝置內的上述紀錄。所有互動記錄的資料都不會上傳任何雲端服務。
2. 隨機ID將於手持裝置保留14天,過期資料會自動從手持裝置中刪除。
Q8. 使用者若被通知為確診者時,會被別人知道個人嗎?
1. 為尊重使用者意願及保護個人隱私,當使用者接獲通知為使用者接獲通知為確診者時,衛生單位將主動詢問其分享意願,並由使用者自主決定是否同意上傳手持裝置內的隨機ID。
2. 由於上傳的是隨機ID,因此接收到接觸通知示警訊息的使用者,並無法得知接觸對象或確診者之個人相關資訊,僅顯接觸對象或確診者之個人相關資訊。
3. 所有上傳資料由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維護,並於該署伺服器內保存10天,期間所有安裝本App之手持裝置將自動從伺服器下載該資料並進行接觸比對,該資料亦於10天後從伺服器中自動刪除。
Q9. 使用者,若確診,可否自行上傳資料?
1. 當使用者接獲通知為確診者,且同意上傳手持裝置內的隨機ID後,可自行透過App之「確診者上傳隨機ID」」功能,經系統比對按下「索取驗證碼」按鈕後輸入手機號碼驗證,經系統比對為確診者後會收到系統發送之簡訊,再將簡訊內之「日期區間」及「驗證碼」於上傳隨機間」及「驗證碼」於上傳隨機ID頁面輸入後送出即可完成。
2. 若一直收不到系統發送之簡訊,請聯絡您現居地方衛生機關,由衛生機關給予「日期區間」及「驗證碼」,供您上傳隨機ID資料。。
Q10. 若收到接觸通知示警訊息,該如何處理?
表示您曾近距離接觸確診者,APP若有發出告警通知,提醒您若有發燒、呼吸道症狀、腹瀉或嗅/味覺異常等疑似症狀,可以快篩試劑檢測,若為陽性,請立即配戴醫用口罩就醫,前往醫院篩試劑檢測,若為陽性,請立即配戴醫用口罩就醫,前往醫院時避免搭乘大眾運輸。若完全沒有出現任何症狀者請落實「若完全沒有出現任何症狀者請落實「自我健康監測」。
Q11. 安裝「臺灣社交距離App」耗用電量耗用電量是否會增加?
啟用藍牙功能會增加些微耗電量,與使用藍牙外接設備時之耗電量相似。
Q12. 藍牙距離偵測精準度高嗎?影響藍牙距離偵測的可能因素包括那些?
藍牙是透過訊號強弱來判斷距離,在一般狀況下距離距離1至至2公公尺內尺內可準確判斷,但可準確判斷,但在藍牙訊號傳輸路徑上有任何實體障礙物在藍牙訊號傳輸路徑上有任何實體障礙物皆可能產生干擾。皆可能產生干擾。
Q13. App無定位功能,但為何需開啟GPS定位功能?
在Android 10以下版本,因藍牙偵測裝置位置功能被包含在手機位置資訊設定內,機位置資訊設定內,雖不會使用到GPS但仍需開啟但仍需開啟GPS,此為Android系統限制。
Q14. App有「自動通知其他人」之選項,但為何無法使用?
此選項為免App版本之接觸通知功能,版本之接觸通知功能,而臺灣地區公衛機關(即臺灣地區公衛機關(即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已有發布相關相關App,故無法使用此功能能。
Q15. 手持裝置持裝置設定中的「設定中的「暴露通知(iOS)」或「COVID-19患者接觸患者接觸通知通知(Android)」,與App有什麼關係?
該設定為免App版本之接觸通知功能,為手持裝置持裝置之內建作業系統。本App為串接該內建作業系統,並可配合國內疫情及公衛政策進行系統微調及功能客製化。
Q16. 每天收到比對無接觸是什麼意思?
此App平時偵測記錄接觸者保留於安裝接觸者保留於安裝App的載具內,並定時比對確診者上傳之資料,比對出相關接觸史時,才會出現告警訊息提示;如未比對到,則會出現比對無接觸的資訊,讓讓App安裝者知道比對結果。
Q17. 安裝「臺灣社交距離 App」,確診者上傳數量是否不足?如果確診者上傳數不足,是否安裝此APP還有幫助嗎?還有幫助嗎?
此APP係在保障個人隱私條件的前提下進行,有越多的安裝者進行,有越多的安裝者,方能留下彼此的接觸紀錄;而確診者如亦上傳接觸資料時資料時,即可比對提示;App會紀錄使用者14天的接觸史,但若刪除App,紀錄將會一併刪除,因此已經安裝的民眾請持續使用使用App,正確開啟接觸通知功能,以維持App的運作。在此機制下,這個這個APP的防疫效果,須仰賴更多的人安裝使用方能顯現。指揮中心亦會持續宣導及鼓勵民眾安裝使用,並協助確診者上傳接觸資料,共同讓防疫作業能擴及到更深廣的面向,共同阻斷疾阻斷疾病傳播病傳播。
Q18. 接觸通知示警訊息會維持多久?可以提前解除嗎?
1. 在最後接觸日期之後的14天內會持續維持天內會持續維持示警示警畫面,期滿自動停止。
2. 目前尚無提前解除示警機制,您在示警期間目前尚無提前解除示警機制,若有發燒、呼若有發燒、呼吸道症狀、腹瀉或嗅/味覺異常等疑似症狀,可以快篩試劑吸道症狀、腹瀉或嗅/味覺異常等疑似症狀,可以快篩試劑檢測,若為陽性,請立即配戴醫用口罩就醫,前往醫院時避檢測,若為陽性,請立即配戴醫用口罩就醫,前往醫院時避免搭乘大眾運輸。若完全沒有出現任何症狀者請落實「自我免搭乘大眾運輸」「自我健康監測」。
Q19. 接觸通知示警接觸通知示警每隔4小時推播通知1次,覺得很煩怎麼辦?
請您將App更新至最新版本,接觸通知示警僅會推播通知1次,如有與其他確診者比對有接觸,才會再次推播通知。
Q20. App首頁一直在跑的時間條是做甚麼用的?
「首頁動態畫面」是為了方便使用者/查驗者確認App是否正常運作所設計,該畫面會以動態方式呈現當下時間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