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回列表

孩子愛唱反調、有故意行為,爸媽必學的教養對策

2022/04/15

/分類: , , , , /作者:

孩子愛唱反調,都要搞到人家很生氣,不斷挑戰大人底線,故意講反話、故意唱反調、故意挑戰底線,最後又淪為無效式的教養,有沒有覺得教到心好累?

孩子的「故意行為」是從小到大都有,他們其實都懂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但他就偏偏跟你唱反調,例如下面這

你知道孩子故意是什麼心理嗎?你知道故意行為該怎麼引導嗎?

你知道教養做錯了反而會讓孩子更故意嗎?

首先,想提醒一下大家: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

尤其是唱反調這種行為,有時是我們不經意教出來的,例如:

1、如果大人常用激將法》

這類孩子,會去“模仿極端”,没有灰色地帶,没有彈性,於是變得愛唱反調。

2、如果大人常直接拒絕》

這類孩子會去“模仿不妥協”,希望人家直接聽他的,凡事由他指揮,更容易拒絕不舒服的事,於是變得愛唱反調。

3、如果大人常直接怒駡》

這類孩子會去“模仿大人的壞脾氣”,因為學負向的語氣及情緒最快,大人用怒駡攻撃他,他也學負面的攻擊回去,而且速度會很快,久了就變成唱反調

4、如果大人常硬碰硬》

這類孩子會去“模仿不講理”,會模仿大人用權威,孩子會學大人的強硬態度、強硬方法,如果不行就拿出情緒當武器,久而久之,就養出不聽的壞習慣。

小心這四件事,會讓孩子更故意!

孩子愛唱反調、越教越故意,其實是我們經常不小心會做的四件事而養成的:

A、命令式教養:
有時因為時間、情境所逼,直接對孩子下達命令、規定。

B、經常說「不」的大人: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模仿大人說話的語氣、習慣。

C、有控制慾的小孩:
喜歡「控制」,喜歡主導自己的意見及想法。

D、少有同理心的對話:
往往大人是站在「對的事情」、「好的事情」上,而忽略孩子的心情與內在的想法。

面對孩子的故意行為,要有正確的教養對策:

教養對策一:轉移亮點,教孩子情緒表達

當孩子故意丟東西,想引起大人的注意,這種行為多半發生在小小孩,或是自制力還沒成熟(約5歲前),原因通常是孩子會覺得「感覺很好玩」「想看看結果會如何的實驗心態」「發洩情緒」……所以當大人的反應越大、越強烈,孩子就會更故意!

這時候一定要先忽略、保持淡定,別被孩子帶著走,先轉移孩子現在生氣、吵鬧、耍脾氣的原因,當孩子冷靜、情緒和緩後,再教他正確的表達與溝通。

教養對策二:先說需求,再給目標

當孩子故意唱反調,叫他往東他偏要往西,明明知道是桌子偏要說椅子,明明知道弟妹在睡覺,還故意敲敲打打要吵醒。

這種故意唱反調的心理,多半在吸引大人的關注,覺得不公平、覺得被忽略、覺得有委屈但又表達不出來,只好用不聽話的方式來求關注。

這時候爸媽該做的是:先不放大孩子的行為,引導孩子說出他們的需求,再給目標。例如可以跟孩子說:「你是想要媽媽陪你嗎?等我5分鐘,你可以先去玩玩具等我,媽媽馬上就來陪你了。」

教養對策三:討論反話,教表達技巧

當孩子越來越大,就會開始故意講反話,例如:

媽媽A:「再不收玩具,我就把它丟掉!」
小孩A:「丟就丟,反正我也不想要。」
媽媽B:「要考試了,課本都不用帶回家嗎?」
小孩B:「課本又不重要,考試隨便考都有分數。」

這種孩子的心理,通常是覺得當下被封鎖(無法表達自己的意見)或沒台階下,反正大人都覺得自己說的都對,所以孩子只能故意用反話來證明自己還是有發言權的。

其實這種孩子表面上會氣死人,但實際上十個有九個的內在是沒有安全感、有壓力的,壓力來自於:教養爸媽給的壓力、學業的壓力、同儕的壓力、自我認同的壓力……

所以大人千萬別被孩子的故意煽動,可直接與孩子討論,教導正確的表達技巧,讓孩子知道講反話,不能表達真正自我的想法,同時父母也要改變語氣,不要太多威脅、懷疑、命令的句型。

教養對策四:共同約定,分析負面影響

當孩子挑戰規矩(家裡規矩、團體規矩),例如:在處罰孩子的時候,叫他靠牆站好,孩子就用小聰明,只有手臂靠很故意。

標準太嚴格或太寬鬆,都會讓孩子出現生悶氣不講的可能,也有鑽漏洞的心理。

所以我會建議爸媽,可和孩子「共同約定」一個處罰方式或是可以解決問題的目標方法來調整,大人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緒,理性分析給孩子聽為什麼要訂下這個規矩,分析影響給孩子。

90%父母都需要:改善孩子故意行為的小法寶>>

沒有天生愛唱反調、故意小孩,學會正確的親子互動更重要

我們相信沒有孩子天生就是喜歡唱反調、喜歡挑戰大人,

很多時候這都是環境與個性交互作用下產生,

因此在爸爸媽媽傷腦筋孩子為何總是唱反調、故意講反話、故意挑戰底線之餘,

先回頭想想剛才的NG教養,以及教養方法,我們做到了哪些~

故意行為是不能被輕視及忽略的,

置之不理、忽視,都會造成孩子的情緒問題及社交受到影響,

以上教養四對策,爸媽都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