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否學好注音符號,取決於「熟練度」與「正確性」兩大重點,前者必須透過多聽、多讀、多拼、多寫以達成,後者則要求拼音與音調準確。因此,家長的陪伴練習,是必要的。
文/張偉萍 資深國小老師、前臺北市大附小老師
升上一年級,孩子就邁入認知學習結構化的起點;注音符號,就是起點中最重要的起手式了。不過,注音符號卻是兒童認知心理學中最抽象、最困難的「符號學習」。
即使在一年級的國語首冊注音教材中,編寫者大量的使用具體圖象來輔助孩子認識詞語的意義,也大量使用圖象來強化連結注音符號的聽說讀寫,盡力符合兒童認知心理學從「具體→半具體→抽象」的學習原則,但是,許多家長仍對與自己舊有學習經驗不同的新式注音符號教學感到惶恐。因此,本文將從教室裡的注音課出發,延伸到課後時間,提供家長幾個陪學注音符號的好法寶。
了解教室裡的注音符號教學
孩子一進入小學,前十週一定會進行注音符號教學。但是,十週注音符號只是學習的開端,在教育部頒布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中規定:注音符號能力在國小一至四年級階段,四年間要達到精熟的學習與運用(詳見以下標音符號與運用條列)。它需要持續不斷地精熟練習、反覆運用,並非十週教學就能達到目標。
【標音符號與運用】
第一學習階段(國小一二年級)
3-I-1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3-I-2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識字,也能利用國字鞏固注音符號的學習。
3-I-3運用注音符號表達想法,記錄訊息。
3-I-4利用注音讀物,學習閱讀,享受閱讀樂趣。
第二學習階段(國小三四年級)
3-II-1運用注音符號,理解生字新詞,提升閱讀效能。
3-II-2運用注音符號,檢索資訊,吸收新知。
從課本中可發現,課堂上老師採用的是「綜合教學法」,主要是從完整的篇章中去直接拼讀、找出句子,再從句子中提煉出詞語,從詞語中提取生字,再從生字中摘出符號。為的是讓孩子的學習更有意義,進而加深對抽象符號的印象,熟練之後,再拿符號來練習拼讀。
除了課本上的拼讀活動之外,老師大多會加上有趣的拼讀遊戲,例如:詞語接龍、注音符號心臟病、注音火車過山洞等團體遊戲,增加拼讀練習的趣味性,也讓孩子在遊戲中反覆練習。
打造家裡的注音符號遊戲場
由於孩子第一年就面對最困難抽象的符號學習,因此家長們一定要拉長戰線,做四年陪學準備,千萬不要有一蹴可幾的速成想法。
孩子能否學好注音符號,取決於「熟練度」與「正確性」兩大重點,前者必須透過多聽、多讀、多拼、多寫以達成,後者則要求拼音與音調準確。因此,家長的陪伴練習,是必要付出的時間成本,在孩子越小的時候,付出越多時間陪伴學習,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孩子越大,陪學時間自然就會降低。在家中,建議家長可參考以下的注音符號陪學三法寶:
法寶1.跟著教學進度確實複習
●陪孩子確實朗讀每天的課文,複習當天的課程進度,讓孩子養成良好學習習慣;也可問問今天玩了什麼注音遊戲,陪孩子再玩一次,加強記憶。
●注音符號的識寫,需要孩子跟隨正確的筆畫順序認寫,最好邊寫邊讀出筆畫名稱,一旦養成好習慣,將來也可複製應用到國字的識寫學習上。
法寶2.善用多元智能學習
●符號十分抽象,陪著孩子複習時建議盡量具象化,例如:「ㄆ」就讓孩子用一顆顆葡萄串起符號字形,將符號的音與義加強連結;或是引導孩子運用肢體或道具(黏土、薯條、數棒等)將符號表現出來,拍照下來,讓家人們猜猜看是哪個符號。
●善用坊間的創意教具,比如:注音符號的大富翁、拼圖板、符號卡、拼讀書等,都可以作為複習時遊戲化的最佳道具。
法寶3.製造應用機會
學了注音符號之後,家長要適時製造孩子使用的成功經驗,比如:可以讓孩子寫購物清單、節日卡片,或是跟孩子寫一句話的祕密交換日記。只要孩子成功列出購物清單,他就可以挑選一樣想吃的小零食;孩子寫好節日卡片,就帶著他把它寄出,等待回信。而跟爸媽之間的一句話秘密交換日記,可能會是孩子最大的期待,因為沒有孩子不愛分享秘密的。
最好的學習都源自於動機。陪學注音符號的過程中,家長不必擔心自己的發音不標準,網路上一定找得到標準發音的各種輔助資源;家長也不必說明特殊拼音原則,如:連三聲會變調(螞蟻、洗手的第一個字會變調成二聲,但標音仍標三聲本調)等發音規則,只要全心全意的陪伴,每天持之以恆的複習,相信孩子一定接收得到滿滿的助攻力量,待學好注音符號後,就可開啟更寬廣的學習世界。